氫氧化鈣設備有兩種工藝流程,根據生產流程,該設備生產的氫氧化鈣可以分為兩類:濕法和干法。本期新聞資訊,小編就會為大家介紹氫氧化鈣設備兩種工藝流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氫氧化鈣設備干法工藝流程:
合格的生石灰用顎式破碎機破碎至40毫米左右。通過斗式提升機,被送至破碎后的氧化鈣儲罐,料倉中的石灰通過穩流螺旋輸送機或定量稱重系統進入熟石灰攪拌機,在攪拌棒的攪拌下初步消化(根據產量的不同分為單、雙、三軸),然后進入二級熟石灰攪拌機(根據產量的不同分為單、雙、三軸)完成消化過程。消化后的石灰由半成品螺旋輸送機送至粉分離器,得到合格的精制熟石灰,產品也可分級。精制熟石灰由成品運輸至斗式提升機,然后卸入成品氫氧化鈣倉庫,然后根據用戶需要單獨包裝。
二、氫氧化鈣設備濕法工藝流程:
原料生石灰由裝載機,加入料倉,由振動給料機均勻加入粉碎機中粉碎至30~50mm左右,粉碎過程中產生的粉塵由引風機粉碎機上部的防塵罩引至車間外的脈沖布袋除塵器除塵,除塵器氧化鈣粉每周清掃一次。粉碎后的生石灰由斗式提升機提升,送到消化車間消化池上部的石灰倉。生石灰通過石灰倉下部的插板閥和稱重給料機(進料速度為5t/h)均勻送入消化池。同時,以灰水與1:3.5的比例(流量為17.5m3/h)向蒸煮器中加水。當蒸煮器啟動時,在熱水箱中加熱到80的熱水可以在15分鐘內使用(熱水箱的加熱介質是飽和蒸汽)。當消化器的溫度達到90度以上時,熱水罐中的熱水可以停止,用冷水消化(可以使用循環污水)。生石灰和水可以在氫氧化鈣設備攪拌葉片的高強度攪拌下進入消化器進行消化反應,并水合成氫氧化鈣乳液。大部分殘渣由消化器出渣口和振動篩篩出(出渣量為1642.6 Kg/h),殘渣由輸送機送到車間外的渣池。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水蒸氣由消化器尾部的除塵罩收集,經水膜除塵器處理后排出車間外,水膜除塵器排水用于清洗消化器尾部的殘渣。過濾后的粗漿(約25%)流入粗漿池,粗漿池中的漿液由漿液泵泵送至旋轉排渣機。旋轉除渣機分離出的不溶性灰分(120 Kg/h)經振動篩分離后送至車間外的渣池。水力旋流器處理后的漿液約為22%(流量約為25m3/h),進入精漿儲罐,加水使Ca(OH)2含量達到20%,然后以60m3/h的流量泵入環化塔,為了更好地滿足環化工藝的要求,可將精漿儲罐加熱至65℃和保溫、加熱介質為飽和蒸汽。
氫氧化鈣設備主要由破碎機、振動篩、振動給料機、機械裝卸用立式環保石灰窯、螺旋輸送機,箱式氧化消化器/旋轉消化器、導熱油加熱的滾筒連續干燥機、尾氣-空氣余熱換熱器,不銹鋼洗滌器/PP洗滌器、振動除灰器、斗式提升機等組成。
以上就是氫氧化鈣設備的兩種工藝流程。其主要用來生產碳酸鈣等各種物質,市場上對生產氫氧化鈣的設備從外形、進料量、氣流、排渣、除塵等十多個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
小編:Chihiro